计算机科学技术系首期“计算有约”学术经验交流分享会成功举办
孙泽宇,2019-2020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
在两位分享人各自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后,互动环节也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开始了。
Q1:万事开头难,那么两位师兄在写第一篇paper的时候,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一下吗?
孙泽宇:最开始写第一篇文章我们可能会缺乏很多写作上的经验。其实,科技论文写作里最常用的写作方法是参考和借鉴。可以参考其他优秀论文的写作风格,并借鉴下来。经常咨询导师,并取得修改意见,这样可以学到很多东西。
马飞:参考其他优秀论文并借鉴是一个不错的经验。另外,个人建议写论文时,从后面章节开始写,先写结果,再写摘要,最后在引言中呼应文章后面的内容。论文要经常修改,可以尝试5天修改方法。当快要遗忘掉草稿时,这时修改文章往往能发现很多错误。
互动环节
Q2:英语写作时遇到困难应该如何克服呢?
孙泽宇:可以用工具检查语法错误,也可以使用谷歌翻译进行对照。但个人认为比书写更重要的其实是文章的逻辑缜密性。
马飞:大量阅读前人优秀的论文是最关键的。从他人的文章中吸收语言,必要时可以借鉴他人的句式。另外,句式最重要的是创新,而是最基本的语言、文字,把思想准确的表达出来。
Q3: 师兄们一周看多少论文,是否看课外书籍?
马飞:在2019年上半年时候,读论文比较多。那是会跟随一个大牛的文章并且会专研其内的细节。比如会把4页论文推理了一周。现在一周会看两三篇文章。因为后期对领域了解以后,不需要广泛的读论文。读一些对自己有创新性想法的论文就好。对于读课外的知识,我认识一个同学。他会选择读欧洲科学史,我认为这也很有必要。因为会培养一种思维,为日后科研很有帮助。
现场提问交流
Q4:导师意见不一样如何解决?
孙泽宇:经常有学术上的观点会和老师不一致。有时老师会努力说服我,但同时我也会努力说服老师。在探讨学术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。在科研问题上,其实未必100%听导师,要自己权衡哪一种观点更合适我现在的方法,哪一种代价小。
马飞:我们肯定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。但其实老师时间很宝贵,和老师理论时要先100%确定自己是对的。很多科研问题在未得出结果之前都是未知的,讨论的过程就是思想碰撞的过程。要懂得求存异。
Q5:如何在科研中找idea?
马飞:首先,idea不是凭空而来。读别人的文章之后再去凝练是产生idea的一个很好的途径。另外,当产生一个idea之后一定尽量多读文章,以免碰到别人早在上个实际已经解决过的问题。
孙泽宇:读很多论文确实是一个能帮助产生idea的办法。另外,有了idea一定要记录下来。其次就是对idea的背景以及理论知识进行学习。
Q6:如何鉴别idea是否可行?
马飞:导师。导师是帮助鉴别idea的最合适人选。另外,也可以和师兄师姐讨论,不要害怕分享idea,在讨论的过程中往往会收获很多。
孙泽宇:导师有很多经验以及知识。例如导师会帮助你鉴别idea是不是已经被解决。另外,和师兄弟讨论也会收获到很多建议。
分享会结束合影
分享会最后,计算机系团总支给两位同学颁发了分享会荣誉证书,感谢他们带来的高质量分享。两个小时的“计算有约”学术交流分享会让参加活动的同学们收获满满,不少同学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充满了希望。让我们带着这份希望进入2021,继续创造北大信科人的不平凡。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团总支也将坚持学术育人,创新举办学术科创类活动,鼓励同学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,发掘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。
文字|丁健豪、高坤
照片|刘锦怡、高坤
审核|杨森